秋天到來,冬候鳥相繼飛到我省過冬。
湖北是千湖之省,而水鳥是濕地的指示燈,其種群和數量反映了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。

沉湖上空的大雁
為了探索湖與鳥的新變,找尋濕地生態系統變化的趨勢,揭示鳥與湖、鳥與人的關系,喚起公眾愛鳥護湖意識,楚天都市報聯手專家、愛鳥人士和有關單位,派出記者奔赴各大湖區追尋候鳥,并于今起推出“千湖追候鳥”欄目。

許多養殖戶的水塘保持高水位,許多候鳥只好棲息在樹上
秋天到來,北雁南飛。16日以來,成群的大雁飛抵武漢沉湖上空,繞湖飛行不落下來。沉湖被稱為武漢濕地水禽基因庫,是大雁等水鳥過冬的好地方。如今,大雁為何飛過湖區卻不落下?
記者目擊大雁成群繞湖飛行不落下
16日中午,記者在沉湖濕地度假村仰望天空,但見大約每相隔5分鐘,即有一群大雁飛過,天空中不時傳來嘎嘎的叫聲。休閑客李先生好奇地說,“這鳥飛得好有形。”他的同伴告訴他,“這就是大雁,飛行時呈人字形或一字形,飛在最前面的是頭雁。”
極目遠望,眼前是寬闊的水面,和少量露出水面的灘涂。遺憾的是,一群群大雁從美麗的沉湖上空飛過,卻沒有一只落下。
專家解讀灘涂被淹無苔草供雁食用
沉湖,與長江季節性相通,是全球同緯度地區生態保護最好的濕地,2013年列入國際重要濕地,棲息著至少5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。每年秋冬之季,成千上萬只大雁在此棲息,被生態學專家譽為“武漢濕地水禽基因庫”。
幾年前,記者曾到沉湖。彼時,上萬只大雁在灘涂上棲息,叫聲數公里外即可聽到。不少觀鳥愛好者慕名而來,架起各式望遠鏡,只為更清晰地一睹各種珍稀鳥類的芳容。
沉湖是大雁重要的棲息地。如今大雁為何不落沉湖?
大雁選擇沉湖,是因為每年秋冬水退,沉湖露出大面積的灘涂,灘涂上長滿嫩綠的苔草。這些嫩草是大雁最好的食物。華中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高工戴宗興解釋,如今,沉湖水還未退下,大量灘涂淹沒水中,苔草無法生長,自然就吸引不來大雁了。
部門表態漁場將于本月底前排水
漸入枯水季節,沉湖水為何還未退下?武漢沉湖濕地保護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,沉湖與長江本相通,但有閘口相隔。目前沉湖有大量水域養魚。漁場為了讓魚多長一段時間,將開閘放水時間延遲,致使湖水居高不下。鑒于一般冬候鳥集中飛到沉湖的時間為11月底至次年一二月份,沉湖放水的時間一般也在11月中旬至12月初。
該局監測科科員馮江表示,今年夏季洪水中,張沉垸大堤被沖毀。9月水退后,沖毀處臨時做了一個子堤,正好位于沉湖進出水閘口,影響閘口正常排水。經溝通,沉湖漁場表示,將于本月底前在臨時子堤上開個口子,排出沉湖的水,之后對大堤和閘口進行修復。
另據他介紹,沉湖濕地主要由沉湖、張家大湖和王家渉湖組成,其中沉湖和張家大湖水位較高,而王家涉湖因另有排水閘口,水位已明顯下降,那里大片灘涂裸露,已長出苔草。根據觀測,9月下旬,雁鴨開始飛赴沉湖濕地,多數去了王家涉湖。
記者昨天在王家涉湖看到,確有許多大雁落在那里的灘涂上。但是,由于王家涉湖面積相對較小,隨著冬候鳥的集中到來,面積最大的沉湖和張家大湖必須放水,才能讓這么多鳥兒有落腳之處。